首页 新闻中心 高医动态

高医动态 | 一次性送上十二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5-04-09
  • 摄影:
  • 来源:
  • 浏览数:121

近日,安康市高新医院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家属一次性送来12面锦旗,感谢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

患者汪先生感慨道:“是安康市高新医院优秀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暖心呵护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a7829137-2ecd-46aa-89c1-ed6865ccc20d.png

bf251abb-0a5e-4630-8580-187ace480b1e.png

1月前,36岁的汪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因在外院溶栓治疗后效果不佳,经与我院心内科联系,紧急转院抢救治疗。对于命悬一线的汪先生来说,安全转运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因路途较远,转运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室速、室颤,医护人员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除颤、维持血压,将汪先生快速、平稳地送到安康市高新医院急诊科。

入院时,在大剂量升压药物作用下患者血压仅维持在95/39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32次/分,血氧饱和度85%,病情危重,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急诊科、心内科给予急救的同时,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在初步稳定生命体征后,紧急送入导管室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

ea99b274-eee0-4662-ab97-3a20395cf6a1.png

然而,造影结果提示右冠近端闭塞,左冠前降支全程弥漫斑块,中段弥漫狭窄,最严重处狭窄约50-60%,回旋支开口狭窄约50%。经与家属沟通,决定开通右冠,给予球囊冠脉内扩张治疗。但在心内科团队开通“罪犯”血管期间,患者反复出现交感电风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合并交感电风暴在临床上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如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风险极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心内科医师团队给予数十次电除颤及同步电复律,经20余分钟不间断胸外按压及药物治疗等抢救措施后,患者逐渐转危为安。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与导管室团队相互配合,迅速在“罪犯”血管成功植入支架,患者堵塞血管开通,整个介入过程持续四个多小时。术后,患者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43fe2493-3e53-45a8-a221-b2b5b0cab075.png

▲堵塞血管开通


77829c83-7c4f-4fa2-a72c-f392ad530ce0.png

转入ICU后,患者术后血压仍然较低,大剂量升压药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重症医学科团队考虑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受损严重,同浙大邵逸夫医院、市中心医院及本院心内科会诊评估后,决定在严密监控生命体征下,通过IABP治疗,积极纠正心源性休克。此时一大难题接踵而至,患者各脏器长时间呈低灌注,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一直处于无尿状态。经综合评估,给予CRRT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上机后,医护团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重要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断给汪先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为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管床护士耐心陪伴患者聊天解闷,不断宽慰患者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60余个小时与病魔的斗争,患者血压逐渐稳定,尿量逐渐恢复,停用IABP及CRRT,顺利转至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出院后不久,汪先生接连给心血管内科及重症医学科医护技人员一次性送来十二面锦旗,并不断感慨道:正是安康市高新医院医护团队的医治和人文关怀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和生的希望,把他从死亡线边缘拉了回来。

锦旗连连,赞誉满满。一面面锦旗,凝聚着浓浓医患情,也激励和鞭策着医护人员坚守初心与使命。医院将充分发挥优势医疗资源,加强专科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多学科诊疗实力,用更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